祝贺!江苏8位作家获第二十一届百花文学奖

(2025-09-22 14:41) 6011419

  2025年9月20日,第二十一届百花文学奖在天津揭晓,45部作品分获8类奖项,27位点点娱乐场编辑获编辑奖,30位读者获读者奖。其中,江苏作家鲁敏《暮色与跳舞熊》、叶弥《许多树》、朱文颖《萤火与白帆》获短篇小说奖,汤成难《蓝色泪滴》获中篇小说奖,徐向林《领作》获微型小说奖,周荣池《大地:语词和种子》、贾梦玮《摇篮》获散文奖,《钟山》编辑李祥获编辑奖,获奖人数位居全国前列。  

  百花文学奖是国内颇具权威性与影响力的文学大奖之一,前身为百花文艺出版社品牌期刊《小说月报》百花奖,创始于1984年,每两年评选一次。从2015年第十六届增设散文奖项,升级为百花文学奖;本届增设“微型小说奖”,构建起集长、中、短篇及微型小说,以及散文、科幻文学、网络文学与影视改编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学评价体系。 


左起:徐向林、贾梦玮、朱文颖、汤成难、鲁敏、周荣池、李祥

  江苏作家获奖作品授奖词

   

   

  《暮色与跳舞熊》鲁敏(短篇小说奖)
  授奖词:鲁敏在暮色中勾勒出踽踽独行的灵魂,映照都市人内心隐秘的孤独与渴望。一个被“黄昏综合征”困扰的青年偶遇粉红色跳舞熊,在灰暗的生活中抓住了一抹温暖的幻光。当对美好的想象破灭,人生再次无处安放,最勇敢的救赎就是让自己成为那道光,哪怕只是在暮色中为自己起舞。  

   

  《许多树》 叶弥(短篇小说奖)
  授奖词:《许多树》以精妙的时空折叠结构,以相隔四十年的两次相遇,折射出时代脉搏下个体命运的微妙震颤与沉重回响。叶弥以温煦而凛冽的笔锋,刻画出“小巷姑娘”汪海英复杂而坚韧的灵魂。她的一生是奋力挣脱原生桎梏、追赶潮流的壮阔跋涉,也是一场持续半生、指向虚空的自我证明。作品深刻探讨了自尊与自卑的共生、理想与现实的拉锯。最终,月光下“许多树”的意象向我们揭示——真正的成长是对自我的成全。

  

  《萤火与白帆》 朱文颖(短篇小说奖)
  授奖词:在光影交织的苏州湾畔,朱文颖以诗性笔触探寻生命微光,通过一场超越语言局限、直抵心灵深处的邂逅,实现了关乎沟通本质的深刻抵达。当白帆载着听障少年悄然驶入绝症摄影师的取景框,两个孤独灵魂刹那的交会,照亮了彼此生命深处的黑暗,迸发出永恒的光芒。《萤火与白帆》旨在描摹生命于破碎处的顽强生长,用文字刺绣般的江南书写,让地域文化与时代审美获得深切交融。

   

  《蓝色泪滴》 汤成难 (中篇小说奖)
  授奖词:汤成难凭借沉郁开阔的叙事力量与深邃的人性洞察,在《蓝色泪滴》中完成了一次关于自我救赎的灵魂远征,引领我们跟随主人公玉珍的脚步,踏上艰险而壮美的川藏之旅。玉珍背负丧子之痛,循着亡子的足迹,意图叩问那吸引他一次次奔赴高原的“自由”之谜。这是一次地理空间的跨越,也是一场穿越心灵幽谷的精神跋涉。作品不仅是对一位母亲心灵的深情书写,更是献给所有在生活重压下,依然仰望星空、寻求自由的灵魂的一曲颂歌。

      

  《领作》 徐向林 (微型小说奖)
  授奖词:《领作》书写传承、匠心与人性救赎。当榫卯的误差成为人性的试炼,老于头以朴素的智慧弥合技术的缺憾,消融世代恩怨的寒冰。渔船“鱼翔”将成为时代浪潮中永不沉没的方舟,载着匠人的魂魄与渔村的记忆,驶向更辽阔的海。  

      

  《大地:语词和种子》 周荣池(散文奖)
  授奖词:藉由几个语词、一段乡谣,数粒种子和一片树木,周荣池示范性地再现了东方古典审美的“缩地之法”。沧桑的城乡之辨与斑驳的人世之慨,在几如晨星寥落的格局之下被精妙地低调排布,隐现起伏地铺展出起承转合。而这些天元落位的“语词和种子”,作为乡土世界在文学与情感维度的观测切片,成为被寄寓以丰赡情愫与无尽可能的“远方的大地”的实在见证。

      

  《摇篮》 贾梦玮(散文奖)
  授奖词:《摇篮》以沉静而深情的笔触,讲述了母亲幼年被辗转送养、爱与失落交织的生命经历。文字如水般清澈,在历史的裂缝与人性的光亮之间,闪烁映照着未臻的亲情挚爱。作品不事渲染,却情感丰沛;不追奇崛,却意味深长。“摇篮”的意象贯穿始终,既是现实的失落,也是精神的抚慰。

   

  第二十一届百花文学奖获奖名单

  (以作品刊载时间为序)

  短篇小说奖(10篇)
  《暮色与跳舞熊》(鲁敏)

  《玛雅人面具》(徐则臣)

  《昙花现》(黄咏梅)

  《乔迁》(付秀莹)

  《飞鸟与地下》(班宇)

  《命运慢跑团》(蔡崇达)

  《木棉或鲇鱼》(李修文)

  《醉马草》(娜仁高娃)

  《许多树》(叶弥)

  《萤火与白帆》(朱文颖)

   

   

  中篇小说奖(10篇)
  《无名之地》(卢一萍)

  《会飞的父亲》(尹学芸)

  《海边的向日葵》(肖勤)

  《野火烧不尽》(刘汀)

  《逍遥仙儿》(石一枫)

  《两次别离》(田耳)

  《熊出没》(老藤)

  《父亲和雕像》(肖克凡)

  《蓝色泪滴》(汤成难)

  《驯虎记》(李知展)   

   

  长篇小说奖(2部)
  《苹果红了》(津子围)

  《曾在部队扛过枪》(衣向东) 

   

  微型小说奖(5篇)
  《满仓爷的勋章》(乔桦)

  《领作》(徐向林)

  《亮光》(袁炳发)

  《金雕的礼物》(申平)

  《娘》(周海亮)

      

  散文奖(10篇)
  《湖泊的四季》(陈元武)

  《小物件、茶、人和画》(人邻)

  《我乡月令》(耿立)

  《大地:语词和种子》(周荣池)

  《从大海到人海》(王月鹏)

  《摇篮》(贾梦玮)

  《地址簿里的日常》(朱强)

  《喜鹊脖颈上那圈黛蓝》(海男)

  《重行故地儿时路》(杨海蒂)

  《斯文在兹》(王剑冰)  

   

  科幻文学奖(3部)
  《消逝的真相》(贾煜)

  《一个写作表演者的最后爱情》(王威廉)

  《度假周》(宝树)   

   

  影视剧改编价值奖(2部)
  《暗瞳》(赵小赵)

  《南京先生》(赖继)

     

  网络文学奖(3部)
  《我本无意成仙》(金色茉莉花)

  《天才俱乐部》(城城与蝉)

  《复活少女与奇异沙漠》(肖睿)

     

  编辑奖(27人)
  丁东亚(《长江文艺》),师力斌(《北京文学》),李祥(《钟山》),朱铁军(《特区文学》),喻向午(《长江文艺》),李兰玉(《人民文学》),李嘉平(《花城》),阿霞(《草原》),袁媛(《清明》),王继军(《收获》),杨晓澜(《芙蓉》),张颐雯、侯磊(《北京文学》),季亚娅(《十月》),赵斐虹(《野草》),吴佳燕(《长江文艺》),石一枫、徐晨亮(《当代》),金彦卿(《天池小小说》),张琳(《安徽文学》),王都(《海燕》),许婉霓(《文艺报》),王彦艳(《百花园》),何子英(《长江文艺》),袁姣素(《湘江文艺》),谭延桐(《香港文艺》),李玉玲(《万松浦》)

   

  读者奖(30人,按姓氏笔画排序)
  王娜(山东)、王玉玲(天津)、王克平(黑龙江)、艾自由(云南)、叶尘(湖南)、叶爱华(广东)、田川(浙江)、田鑫(宁夏)、田承友(黑龙江)、刘焱(山西)、刘凌霄(四川)、吴双琴(湖北)、吴春梅(甘肃)、何林津(北京)、宋红红(陕西)、张敏(福建)、张贤枝(安徽)、张站宽(北京)、陈兴云(陕西)、邵永河(内蒙古)、林勇鸿(北京)、周天怡(江苏)、赵毓文(河北)、荞目(江苏)、南鸥(贵州)、禹浩然(湖南)、陶小红(新疆)、曹文君(江苏)、曹文静(江西)、韩卫明(江苏)

Baidu
taptap点点官方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