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之哀:走向辉煌后的毁灭——评周清长篇小说《金鑫大酒店》
文 | 十品

改革开放使中国走上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速发展道路。在这大发展大变革大创新的热潮中,各种人都走出来,以各自的特点、兴趣和能力,大显身手,干出一番突出的事业来。有些大义凌然,勇敢创新,为国争光,为民争气,家国情怀,可歌可泣。还有些投机专营,好大喜功,私利浮躁,虚伪虚荣,腐化堕落,对西方的污浊行为缺乏抵制,成为这场伟大复兴道路的背景版和淘汰品。文学作品是反映现实的镜子,每个人都会从中映照出自己的影子。我省的苏州作家周清的长篇小说《金鑫大酒店》(作家出版社2022年1月版)正是以此为背景写出的精彩叙事,是近年来这一领域表现比较优秀的作品。尤其生动地揭示人性的虚伪,批判了那些丑陋和低俗,真情实感地呈献了中国在走向崛起之路上的一个侧面故事。
一、浓缩了商海搏命与沉浮的图景
《金鑫大酒店》的故事设置在南方的一个田塍镇,背景在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二十多个年头了。私营企业的发展正在进入深化和提高的阶段,复杂的体制关系和狂热的民间集资、借贷的经济关系成为这个故事展开的基本土壤。作家周清是个编故事的高手,为了给后面的故事和人物创造更合理的情节环境便在开头就下足了功夫。有供销社会计朱秀华引出男女主人公杜士坤和赵桂花,而这两人在后面的发展和变化在他们的开始阶段都留有伏笔和预兆。赵桂花是个有心机有胆魄的人,能够做大事,也能心细如丝,提得起放得下。生活在底层,却向往着上层的锦衣玉食,虚荣心和嫉妒心共存,能在利益的权衡得失中选择最佳方案,并能把虚伪的事说得逼真而心不慌脸不红。这些作为一种个人的能力和强项,她无疑是人才,同时也是她闯下塌天大祸,走向毁灭直接因素。杜士坤在赵桂花面前也是优缺点都很突出人物,他也是送她走向毁灭的直接见证者。
辉煌的悲剧总是从喜剧开始。小说以全视角和主线贯通的方式完成主体结构。在主线推进中设置几个结点,使叙事主人公的性格和特点、发展和成因得到有效的展开。赵桂花与杜士坤的人生结合原本是他们对未来生活走向阳光和幸福的最好起点,但是新的生活不仅改变他们的生活环境,也改变了他们的思想观念和精神追求。特别是赵桂花,在这以后的故事主线中更多事件和描述都集中于她的身上,形成结点,构建叙事要件。第一个结点是徐品华的出现和徐引荐购买纺机厂办公楼,创立开办“金鑫大酒店”。在能力,修为,资金,管理和规划都不成熟的情况下,赵桂花开启了她的大胆而冒险的计划。当这个冒险计划在她的意料之外竟然勉强成功后,她以为是自己能力和计划的成功,且更增强其虚荣心和自豪感。同时,也暗伏了一个雷,这就是不付徐品华的装修款,将这笔款转为借款吃利息。故事的第二个结点是扩建宴会大厅。本来这样的“宴会大厅”就是可有可无的投资,但赵桂花一意孤行,好大喜功,虚荣心爆棚。虽然这次贸然决策的工程在她拆东墙补西墙的运作下基本完成。同时,借贷这个雷越做越大,难以自拔。第三个结点是教师节捐款二十万元,获得授予的荣誉证书、铜质奖牌和光荣的鲜花。但这时的她已经是债台高筑,借贷的雷即将引爆,虚伪的荣誉难以掩饰她焦虑和恐慌的心境。直到因拖欠员工工资而引爆炸雷,使赵桂花和她的金鑫大酒店彻底资不抵债的事完全暴露,一场从喜剧到悲剧的人生大梦才画上了最后一笔。然而,作者意犹未尽还想收拾赵桂花这个烂摊子,又写了以徐品华和王副书记等人竭力想法挽回损失,帮助赵桂花脱困而成立的债委会。但这一切都是徒劳的,赵桂花虽已走入困境,可她的心与人也都完全沉入“恶意”了,成为不可救药的人。第四个结点是赵桂花策划厨师唐志云带领厨师罢工,以获得承包厨房,恶意抬高工资提高承包价压垮债委会,使之重新掌控大酒店财权的目的。至此赵桂花已变成商海沉浮中被彻底淘汰的那个人,也不能用同情和任何手段挽救的那个人。作者最终让她触柱而亡,给他一个“光彩”而“合理”的结局。
长篇小说《金鑫大酒店》展开的是一幅商海创业,经营赚钱和发财致富的故事,在这个故事中我们却被表面的纸醉金迷和温软蜜语所蒙蔽,背后的那些险坑和阴谋却往往被忽略掉,可见商海也是一个多么复杂的名利场。在这样的名利场中拼搏是要有一点勇气和定力的,还要有清醒的判断力和敏锐的观察力,处理问题的果决力和进退自如的灵活性,智慧和勇气不会停留在一处等你,而商海中的沉浮起落才是真实的文字图景。从步步诚信的舒心到步步焦心和揪心,我被作者设置的商海故事吸引,同时也被他熟练和老沉的创作能力所折服。
二、揭示了人性虚荣与劣根的舞台
人是有自身社会属性的,人性在这个社会中的所有形象,最终都是自己的行为和思想的集中表现。每个人的追求和目标都不一样,因此,在人生这个大舞台上总是演绎着自己最精彩最独特的一面,这就是我们这个社会的现实,并且这个现实也会最终成为历史的现实。
英国作家亨利·菲尔丁曾说过:如果你把金钱当成上帝,它便会像魔鬼一样折磨你。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坚守是我们努力向往的方向,如果换成了金钱和财富这种极具诱惑力的“上帝”那一定是可悲可叹的,魔鬼的影子始终伴随着金钱和财富的左右,世界总是这么天真这么魔幻与魅力无限。在《金鑫大酒店》中,除了主人公赵桂花和杜士坤外,他们的周边关系密切的人都是各自具有人性特点的人,或者是道德上不完美的人,行为上有缺陷的人。只有在泥沙俱下,沧海横流的商海大潮中才能看清那些本质的流露,看清他们被冲刷出来的污点和丑陋。徐品华是这样的人,他是赵桂花的同学,又是他的人脉而使赵桂花买下纺机厂办公楼办成“金鑫大酒店”,他还装修了这个大酒店,连装修款都没有收回又被转成高利息的借款。他是赵桂花在创业这条路上一步一步走上巅峰的关键人物,也使她学会赚钱敛财,恶意借款的引路人,最终变得虚荣、贪婪、无羞耻、无底线的人。而徐品华自己很聪明,懂得赚钱的门道,还会把握一定的度。把赵桂花变成自己的情人又对她设防,为她帮忙又留有退路。既出面办事又不愿担责,是既当又立的典型。他是经历多年商海沉浮中的代表,也是小说中典型人物之一。“四姐妹”也是小说中的重要人物,他们的排行为老大施玲芬,老二周如梅,老三钱娟,老四沈梦梦,酒后又把赵桂花算上,谓之老五。这几个人都是家境殷实,无所事事,又心里空虚,常常聚会取乐,评价时事,还有张家长李家短的碎碎念。赵桂花作祟的虚荣心,很大一部分正是来源于这“四姐妹”的影响力。其实这“四姐妹”各自也是有自己的事业,有自己的家族企业,有的还是官太太,享受衣食无忧的生活。他们的这种“上等人”的状态,在赵桂花这里就成了追求的目标和榜样。烟酒店老板高淳正,建材店老板邹伟达,美容店老板王园,股市高手王轩,卖肉老板金元郎等,又是一类在赵桂花周边活动,一边吃着她的红利,一边又推她向深渊,同时又被她高利借款套住的人。赵桂花在他们中间经常是生意往来,不断转换角色,以商对商,以骗对骗,借欠交换,相互坑骗。还有一些完全被“高利借”的幌子所骗的人。如他的员工陈阳阳、杜美玲,环卫工成彩萍,药店老板钱丽英,杜士坤战友胡秩明,王副书记,驾校教练吕品中等。他们是在赵桂花这个金钱债务的漩涡中的最大的受害者,但也不值得同情,因为他也想贪得她答应给的那份二分的年利息。这是贪婪无情的商场,人性在此无处遁形。
赵桂花和杜士坤是小说的主要人物,是作者着墨最多,性格表现最充分的人物,特别是赵桂花从几个方面对人性作了深刻的剖析。首先,赵桂花外貌形象是有较好底子的,“三十刚出头的赵桂花稍作打扮,看上去仿佛二十岁出头的样子。她高中毕业后,进了职业中学的文艺班学习了两年,说拉弹唱虽不精通,倒也都拿得起。她天生丽质,从小心高气傲。她虽然家境一般,可她自恃长得漂亮,心里一直藏着想出人头地的梦想。”随着与杜士坤二婚结合以后,商海创业的机会很快就来到了。她的清高、傲慢、虚荣随着她的金钱的增多,财富的扩大,酒店的欣旺,人气的高升等等一股脑她涌来,一时也得到了满足。然而商场亦如战场,乱花迷眼,真伪难辨。人性的劣根性显出它的本质特征了,对金钱的攫取,对利益的贪婪,使赵桂花一步一步走向泥淖,直到无法自拔,直到彻底毁灭。其次,虚荣心、攀比心、羞耻心在金钱面前都是不堪一击。赵桂花在没有还清购买大楼款时就先给自己儿子在县城买了一套房;刚学会开车就买一台宝马5系即“华晨”宝马;每年过年时还要掏一笔钱给一些关系户送礼品;为面子给教师节捐款等等。他的花钱没有计划,也没有节制,使她不断地又去高息借钱来拆东墙补西墙。在借钱方面找遍关系用尽手段,更可悲的是用上了美人计。为诱惑屠户金元郎把钱借给她,主动投怀送抱,结束后还说:“我知道你手里肯定还有些余钱,你把它存在我这里。我这里的利息你拿过的吧?拿得满意吧?我还是那句话,你现在助我开酒店,我将来为你养老。”她为了钱已经彻底没有人格和道德底线。杜士坤原本可以有所作为的,但在金钱和利益上也表现出及其贪婪和软弱。他以老板的身份任意从柜上取钱去打麻将赌钱;还下舞厅吸毒;与员工陈阳阳保持情人关系;对自己亲戚采买明知有漏洞还大撒把,放任不管。直到天大的窟窿出现,他也是罪不可赦之人。
波兰诗人斯坦尼斯洛说过:“当雪崩来临之际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在《金鑫大酒店》中我们不仅看到灯红酒绿的喧嚣,也要看到现实世界的残酷。不仅看到努力向上的搏命精神,也要看到浮华金光下的丑陋人性的劣根性。
三、叙事语言的纪实化与典型性
近年来,长篇小说的发表和出版犹如井喷,一时难以尽揽。当我读完《金鑫大酒店》沉淀数日后忽然眼前一亮,发现这是一部闪着幽蓝色暗光的优秀作品。它的揭示,它的启迪,它的叙事表达和它的人物塑造都是那么的自然贴切。作者周清并不是文学新人,他之前曾写过好几部长篇小说,还有作品通过喜马拉雅制作的音频公开发布。可见他是有着很强实力的基层作家,是一位不可忽略的“民间高手”。现我就这部作品的艺术特点谈一下个人观点。
第一,朴实无华的叙事,却更接近于现实。统观近三十万字的长篇小说,印象最深的是语言朴实无华,条理清楚,结构完整,情节紧凑。故事的高潮和低潮间衔接紧密,情节跌宕起伏不大,却感觉紧张时需要快走几步,舒缓时有琴声传来,这种感觉只有通过对文本的阅读才能获取和体验到的。在“金鑫大酒店”的开启、建造、装修、经营、餐厅、金钱、客人、烟酒、表演、服务、菜肴、金光宝气、灯红酒绿、杯觥交错、声色犬马等等,我似乎感受到经济发展较快的南方地区的现实再现。我们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发展和腾飞,也是有过这种现实存在的,我们不能回避这些事实。文学对这些现实给以记录、剖析、批判这也是其主要职能和义务。作者在这部作品中没有在语言和技术上寻求更多的“闪亮”处理,却在本质和朴实中追求扎实的叙事效果。这反而是一种内功的体现,是有着驾驭宏大叙事的能力的体现。
第二,人物塑造的不经意,却有着深度思考。作者在作品中塑造了各种有名有姓的人物约有四五十人,主要人物集中在赵桂花、杜士坤、徐品华、“结拜四姐妹”、陈阳阳等几个身上。他们的言行好像没有精心安排,而是随机抽调一样,但我看出这些不经意之中,正是作者思考的结果。比如徐品华的“不经意”透露纺织机械厂办公楼要出手的消息,便引出了“金鑫大酒店”这一连串从竞争到辉煌的商海创业史,又从赵桂花的各种“不经意”的小漏洞中衍生出大厦危机的迹象,最终在“不经意”的员工讨薪中眼见着“危楼”崩塌的恶果。其实,作者的“不经意”时都是很认真思考过的,只让读者感到故事中的情节自然发展,而不是突兀呈现而已。在叙事的表达这方面,我国的叙事传统中早有论述和实践。他们认为“珠玑当落时,轻风随飘意”。因此,自然,随意,合逻辑,和规律。这才是叙事作品的境界和目标。在赵桂花的“触柱而亡”的一章中,我们也感受到,一个爱虚荣的人到了一切希望都破灭以后的崩溃边缘,头脑一热,毁灭自己。这种结果好像是赵桂花最后结果,也是最好的结果了。
第三,虚构中的非虚构元素是作品的真正意义。我看《金鑫大酒店》感觉不像我们常见的小说,而是看到许多现实中似是而非事件和传说,许多非虚构的元素在作品中时隐时现。我也相信作者的艺术构思和语言表达正是这部作品的成功之处。但我也必须肯定作者在创作这部作品时,肯定汲取了大量的商海创业的故事,在这些故事和事件中深刻研究了这些人物的是与非和典型形象。看透社会,看透善恶,看透心理,看透本质。构思出的世界和人物更趋于本真,更来自于现实。这也是作为文学写作的最本质的价值所在。
2024年12月28日(古盐河边)
(作者简介:十品,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出版诗文集有《十品诗选》《穿过时间的河流》等十余本,另有评论集《且看菊花开放》。现居淮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