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读大家
洪子诚|“卑微者”的小片天空——再谈汪曾祺《异秉》
名家三棱镜·乔叶
乔 叶|关于《宝水》及其他
钟求是|时间与作品——乔叶印象记
高春民|“轻”与“重”之间:乔叶小说创作的“轻盈化”书写及调性
《“新时期文学”口述史》评论小辑
王德威|“文学生态史”的开端——关于王尧《“新时期文学”口述史》
宋明炜|有“人称”的文学史——读王尧《“新时期文学”口述史》
季 进|述之于口,传之以文——《“新时期文学”口述史》阅读札记
徐 勇|“话语实践性”与作为方法的“口述史”——以王尧《“新时期文学”口述史》为中心的考察
文学史新视野
陈舒劼|重复写与重新写:文学史写作的数字化可能与科幻式想象
曾 攀|犹疑的诗学与历史的镜像——关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一种考察
当代文学史料发掘与研究
黄万华|史料视域中的香港澳门当代文学70年
思潮与现象
杨鹏鑫|再媒介化的裂隙与角力:《繁花》戏剧、电视剧的跨媒介转换与转换逻辑
徐日君|百年中国乡村小说史论的别样建构——论韩春燕的《启蒙的风景——百年中国乡土小说嬗变》
作家作品论
王春林|“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恢宏历史想象——关于邱华栋长篇小说《空城纪》
李舒扬|共时、乌托邦冲动与真理时刻——《一把刀,千个字》中的“外人”
蒲 瑶|革命、身体与日常生活——论王小波小说的空间美学
陈丙杰|荒诞中的强力修辞与思想之镜——朱涛新世纪以来诗歌创作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