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12月8日至13日,江苏文学院第十四期青年作家读书班(儿童文学、非虚构专题)在徐州举办。共有来自省内的42位青年作家参加学习。
开班仪式于12月9日上午在江苏师范大学举行。省作协党组书记、书记处第一书记、副主席郑焱,江苏师范大学党委书记芮国强,徐州市作协主席方忠出席开班仪式。开班仪式由省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副主席鲁敏主持。
郑焱在讲话中谈到,本次儿童文学和非虚构专题读书班在徐州举办,是“江苏文学院青年作家读书班系列活动”首次走出南京与驻地高校展开深度联动。这不仅是文学交流领域的一次重要跨越,更是省作协在人才培养路径上的一次积极探索与突破。
芮国强致欢迎辞,向作家们的到来表示欢迎,并介绍了江苏师范大学的办学情况,特别是近年来学校在学科建设、科研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的成就。
鲁敏在主持开班仪式时指出,江苏的儿童文学和非虚构创作在全国享有着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本期读书班聚焦儿童文学和非虚构专题,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
方忠在致辞中概述了徐州近年来的文学创作情况,他表示,本次读书班在徐州举办,是对徐州在文学事业发展方面的巨大支持与鼓励。南通青年儿童文学作家陈赏作为学员代表发言。
本次读书班为期5天,邀请全国知名专家学者、名刊主编及副主编讲座授课,并设置作品点评与交流互动环节。
9日上午,湖北省作协副主席、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得主舒辉波以《儿童文学图画书的常识与创作》为主题授课。他以心目中最优秀的图画书为例,展示图画书的画面叙事、人物塑造、创意想法,带领大家探索图画书背后逻辑的力量,探究图画书在文学创作方面的意义。下午,北京作协副主席、鲁迅文学奖、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得主周晓枫带来《从非虚构到童话》一课。她指出,只有对自己肯挖掘,对他人有耐心,对万物有好奇,才能拥有自己的表达,写好非虚构作品。课后就“非虚构与影视作品”“乡村文学”“生态文学”等话题与学员进行了深入的对话互动。
10日上午,江苏凤凰少儿社文学读物出版中心主任、《少年文艺》主编田俊、《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副主编刘浏担任作品点评老师,对学员提交的原创作品进行分类分析与针对性点评。集中讲解后又与学员面对面沟通交流并作指导点拨,从立意和技法上帮助大家精进写作水平。下午,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晖作《非虚构:链接于文学与影视之间》专题讲座。他从“什么是非虚构”讲起,带领学员梳理“非虚构文学”概念的出现到日益兴盛的过程,探讨文学与影视非虚构的关联与差异。
11日上午,儿童文学作家、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得主贾为带来《童心略大于整个宇宙》一课。她认为,儿童文学的写作,是全心全意的生活,并在纷扰的生活中省察和关照,理解复杂与丰富后依然如儿童般信任世界,并带着强旺的感受力和生动的想象力去创作。下午,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谈凤霞作《高地与高标:国际安徒生奖评审的维度》主题授课。她结合国际安徒生奖获奖作品,强调儿童文学创作中创造性、同理心和美学品质的重要性。她认为,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应能提供丰富的审美体验,也应具有理性批判精神,引人深思。

12日,作家们在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汉画像石艺术馆等地参加创作实践活动,在体验与观察中进一步积累创作素材、拓宽文化视野、深化思维见解。(朱雅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