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点应用最新版本的下载
点点应用最新版本的下载

打开尘封的历史,铭刻英雄的一生——《雨花忠魂》纪实文学丛书第六批在南京首发

2025-09-01 15:21

  点点应用最新版本的下载讯  2025年8月31日,《雨花忠魂》纪实文学丛书第六批首发式暨研讨会在南京举行。全国政协文史委副主任、中国作协副主席阎晶明和南京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季铁军为新书首发揭幕。江苏省作协党组书记、书记处第一书记、副主席郑焱,雨花台烈士陵园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刘斌,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党委委员、总编辑徐海出席并致辞,省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副主席丁捷主持首发活动。

  创作出版《雨花忠魂:雨花英烈系列纪实文学》丛书是省作协在省委宣传部的指导、部署下,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在江苏调研期间重要讲话精神组织的一项重大工程。项目于2015年启动,计划选取百位最具代表性的雨花殉难烈士,以一人一册的形式,展示他们为革命、为民族、为国家奉献的一生,真实再现中国历史大转折时期波澜壮阔的历程。目前已出版六批共60本图书。

  阎晶明在讲话中说,雨花台烈士陵园是令人敬仰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从1927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22年中掩埋10万英烈忠魂,他们大多是青春的生命,家庭出身、教育背景良好,但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毅然献出自己的热血和生命。他们值得铭记、值得书写,这是为了不忘历史,更是为了教育今天。相信《雨花忠魂》必将以深刻的思想内涵、精湛的艺术表现和强烈的感染力产生广泛影响,引导广大读者从英烈事迹中汲取精神力量,传承红色基因。

  郑焱在致辞中说,项目启动以来,省作协始终秉持高度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多次面向全省征集、遴选优秀的作者,组建了一支实力雄厚、满怀热忱的创作团队。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在这样的背景下推出《雨花忠魂》丛书第六批作品,就是要让雨花英烈精神走出尘封的历史,让更多人了解那段历史,铭记这些为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奠定基础的英雄们。

  作为重大出版工程,《雨花忠魂》纪实文学丛书创作项目由省作协、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和雨花台烈士陵园管理局共同策划、协同组织。徐海作为出版方代表介绍了图书的出版过程,他说,自2016年至今,丛书总发行量已超过50万册。为充分发挥主题出版的当代价值,出版社通过下沉推广、打造红色数字资源等方式,目前已与喜马拉雅合作,对全系列图书进行有声开发,并与央视等主流媒体联合制作了《国家记忆》等专题栏目,实现图书的广泛传播。雨花台烈士陵园也致力于红色资源的后续开发,刘斌介绍,未来将依托“龙平平工作室”、雨花台红色文艺创作基地等平台,围绕雨花英烈题材,红色主题文化,持续推出高质量红色文艺精品。

  雨花台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和爱国志士的集中殉难地,在这里留下姓名的烈士有1519名,《雨花忠魂》纪实文学丛书计划为百人立传,但很多烈士遗留下的官方资料极少,长则几百字,短则几十字,要还原他们的一生并不容易。

  第六批丛书作家代表陈恒礼在会上用“一无所知”形容写作之初的茫然:对高波烈士的生平一无所知,甚至名字也是第一次听说,听说他的老家在米脂,“而我对米脂也是一无所知”。为了拼贴出那个历史中的年轻身影,他跑到米脂,走访了高波烈士的中小学,拜访他的故居,又去县委大院和博物院询问情况,多方打听到他的女儿所在,才得到一些遗信遗物和一本“薄薄的小册子”。他邀请高波的女儿高安莉给父亲写了一封信,汇报她一生跟党走的成长历程;回宁后,与相关文史专家、出版社编辑反复交流,“先后修改文稿十多次,历时年”,才最终得以出版。

  陈恒礼是众多丛书作家的缩影。百位烈士、百本图书,是雨花台烈士革命群像的一次全面展示,更是雨花英烈精神的共鸣共振,回响深远。为了还原英烈们真实的人生轨迹,作者们辗转各地,走进纪念馆、档案馆,在浩如烟海的历史资料中搜寻线索;走访烈士家属,聆听那些口口相传的家族记忆;探寻烈士故居,感受英烈们成长生活的环境。如此,才有一个个烈士从只言片语的历史简介中走出来,展示他们短暂而光辉的一生。

  第六批丛书选取的立传对象是:姜辉麟、谢庆云、顾浚、黄樵松、李昌祉、高波、陈子涛、蔡寿民、陈仲亭、谭梓生。在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常熟理工学院教授丁晓原的主持下,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原副秘书长、第三编研部主任龙平平,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梁鸿鹰,《文艺报》总编辑刘颋,南京财经大学党委原副书记、教授温潘亚,南京大学教授张光芒,常熟理工学院教授、《东吴学术》主编周红莉,《雨花》杂志主编育邦,江苏省社科院研究员、《世界华文文学论坛》主编李良,东南大学教授张娟围绕第六批丛书展开研讨,书中的人物给他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先进入冯玉祥队伍后加入共产党的谢庆云,在党的领导下投入到策反国民党将领的革命任务中;有着五个孩子却毅然参加革命、在一次次交通员工作中彰显出机智、沉稳、智慧的姜辉麟,既有革命者的大义和无畏,也有作为一个母亲、一个妻子、一个女儿的情感波澜;出农民家庭、本是黄埔五期学员却选择加入共产党的李昌祉,在南京坚持进行了四年地下工作,牺牲的时候不过27岁;同样是地下工作者的顾浚能文能武,意气风发,先后考入南京金陵大学、广州岭南大学,后又到德国留学,在德国与朱德相识相熟,牺牲时年仅32岁;出裁缝铺的高波家境殷实,从军后从勤务兵到警务员到副官,再到参加杨虎城将军第十七路军并任排长,他选择抛弃原本平顺的发展道路,加入共产党参加革命队伍;知识分子陈仲亭领导了皖南革命、农民运动,又转移至上海、南京,从事地下联络工作,他短暂的一生与波澜壮阔的中国革命交织辉映;谭梓生从早年耕读世家到担任草鞋县长,先是国民党政府下的县长,后任红色革命政权下的县长,他接受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信念,矢志革命,在雨花台悲壮牺牲;出生成长于湖南常德、辗转至江沪一带从事革命活动的蔡寿民,他的地理迁移也暗含着革命火种的传播发散……“我有两个很深的印象,一是这批烈士都是年轻人,小的十几岁,最大的个别人才四十多岁;二是很多是知识分子,或原本可以有很好的生活,但为了国家的前途都抛弃了。”龙平平说。

  为了让革命历史更加鲜活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参与项目的作者通过收集的史料和细腻的笔触,由历史轮廓一步步深入,雕镂英烈的生命细节。与会专家认为,很多作者在处理题材时,基本做到了“虚与实”“艺术性和真实性”的有效处理,他们大致遵从“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原则,在呈现人物成长革命历程的同时,穿插历史大事件作为背景,引入他们的引路人、同行者,在国与家之间来回交叉,通过场景重构和人物刻画,让历史叙事更富张力、更加广阔。有的作者巧妙运用文学意象,比如陈仲亭的传记里反复写到老家的一棵树,其生生不息、扎根土地的蓬勃力量,隐喻的是革命精神;蔡寿民的小说里多次出现江水,他从常德来到南京,浩浩汤汤的江水既是自然环境,也是革命形势的象征。

  本次活动由taptap下载的游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雨花台烈士陵园管理局联合主办,雨花台烈士陵园管理局副局长、党组成员方国中,《雨花忠魂》丛书第六批作者代表、文史专家、文学评论家、主办单位部门负责人等出席会议。(文/俞丽云,图/王康)

媒体链接:

新华日报:“雨花忠魂”纪实文学丛书第六批发布(2025年9月1日第4版)

交汇点:走出沉默档案,擦亮“觉醒年代”!“雨花忠魂”系列已出版60种图书

紫牛新闻:以笔墨打捞记忆,以文学重述历史,《雨花忠魂》纪实文学丛书第六批作品发布

紫金山新闻:再现英雄生命史诗,“雨花忠魂”丛书第六批在宁首发

现代快报:《雨花忠魂》纪实文学丛书第六批在南京首发

Baidu
taptap点点官方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