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发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的学术新人,鼓励青年学者深入当代文学现场,催生更多具有前沿意识的学术研究成果,《扬子江文学评论》编辑部于2024年创立了“《扬子江文学评论》青年学者奖”。鉴于征稿活动产生的广泛影响,为进一步助力新时代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与评论繁荣发展,2025年,《扬子江文学评论》编辑部联合全国重点高校当代文学学科,举办第二届“《扬子江文学评论》青年学者奖”,奖项得到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杭州师范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吉林大学、暨南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山东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上海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四川大学、苏州大学、武汉大学、西北大学、西南大学、厦门大学、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中南大学、中山大学等全国重点高校当代文学学科的鼎力支持。
第二届“《扬子江文学评论》青年学者奖”征稿对象为35周岁以下(1989年1月1日以后出生)从事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与评论的中国籍青年学者,包括在高校、科研院所等机构任职的青年教师、科研人员、博士后、博士研究生(含在读)。本届征稿于2025年6月23日启动,9月30日结束,共收到来自全国90所高校、科研院所等机构的青年学者的195篇学术论文。第二届“《扬子江文学评论》青年学者奖”组委会对所有符合参评要求的稿件进行初评,根据稿件质量,选出15篇入围作品;编辑部将入围作品匿名后发给终评评委,经终评评委实名投票,现已产生最终获奖名单。
现将第二届“《扬子江文学评论》青年学者奖”获奖名单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5年11月19日—11月25日,如有异议,请于11月25日前以电话、电子邮件或信函等方式向第二届“《扬子江文学评论》青年学者奖”组委会反映。
电话:025-86486055
电子信箱:yzjwxplqnxzj@163.com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梦都大街50号
第二届“《扬子江文学评论》青年学者奖”获奖名单
(按终评投票结果排序)
郭诗亮 《〈散文小品选(1956)〉与1950年代小品文的文体观念——兼论新中国文学主体性建构》
牛 菡 《“be”如何不可能——“女性向”网络文学读者批评的情感政治》
仲芷娴 《“革命现实主义”与“伤痕文学”的竞逐与纠葛——接受史中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
刘名扬 《“世上的青年也多衰老了么?”——全球视野下“千禧一代”的精神动能与文学图景》
韩佳童 《重返的策略——〈《九叶集》序〉的版本修改》
第二届“《扬子江文学评论》青年学者奖”入围名单
(按作者姓氏笔画排序,不含获奖作品)
王世灿 《网络文学互文性“污染”中的作者主体“漩涡”》
尹 林 《新世纪小说地方戏书写的文化内涵》
冯跃华 《作为“思想性文本”的〈白鹿原〉与“八十年代”文学思潮》
刘雪琛 《“百合花”的“鞭打法”:〈剪辑错了的故事〉与“反思文学”的生成》
张 瑶 《改革开放与媒介权力——论新时期以来小说中的广播书写》
张智谦 《从写到“说”:中国“讲述的小说”美学的当代回归与范式构建》
殷鹏飞 《学科史中的“基层”:师范学院函授站中的〈中国现代作家传略〉》
高永淳 《“轰动”的景观——余华“出圈”现象的溯源与重勘》
曾笏煊 《从活报剧到“正喜剧”:老舍与1949年后“人民文艺”探索的难题性》
谭 复 《退稿的离心力与向心力——重勘当代文学发生学的编辑路径》
《扬子江文学评论》编辑部
2025年11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