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点应用最新版本的下载
点点应用最新版本的下载

网文苏军新生代(十):夏烈点评丁十三

2025-02-21 10:23

  导语

       数字媒介带动文学转型。随着信息技术变革,网络文学成为互联网时代大众文学的新形式新样态。一大批网络作家以笔为舟,遨游于想象的海洋,探索着文学的边际,网络文学类型写作不断进化,网文创作精品化日益成为新时代网络文学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为此,省作协于2024年9月5日举办了第二期江苏新锐网络作家作品研讨会,邀请十位网络文学评论专家与十位江苏新锐网络作家一对一互动交流,探讨网文形态背后的创作根基和理论基础,引导网络文学作家创作出彰显时代精神、体现中国特色、思想性和艺术性相统一的优秀作品。

  即日起,“江苏文学”微信公众号推出“网文苏军新生代”栏目,以十位新锐作家作品为样本,管窥当下网络文学的创作特点,总结网络文学的创作规律。本期推送的内容是夏烈对丁十三作品《快让我奶回家》《写给30岁的情书》的点评。


网文苏军新生代(十):夏烈点评丁十三

  夏烈,杭州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与传媒学院教授、文化创意产业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一级作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浙江省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领军人才,中国文联中青年文艺领军人才。主要从事当代文学批评、网络文艺研究、文化产事业理论与实践等。主持国家艺术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等多项。有专著、评论集《故事与场域:以网络文艺为中心》《观念再造与想象力重建》等7种,随笔集《大神们:我和网络作家这十年》《散杂集》等8种。在《新华文摘》《人民日报》等发表论文和评论百余万字。曾获2014青年批评家奖,第三届“啄木鸟杯”中国文艺评论年度优秀作品,浙江文艺评论奖,浙江优秀文学作品等。

  赵晨媚,笔名丁十三。先后在爱奇艺、中文在线、知乎等多个平台创作,已出版作品《驰野》《陆医生的小玫瑰》等作品,网络代表作《请和优秀的我谈恋爱》荣获2021年中作协重点扶持项目、2021年“鹤鸣杯”IP潜力价值榜,部分作品改编有声、漫画、售出影视版权。

  精彩点评

       夏 烈 :

  作者丁十三发给我的作品中有好几个短篇小说,我说说这个文体的部分。

  在网络小说几乎等同于百万字以上的长篇网文的时代,短篇作品似乎成为一种“弱势文体”,我指的是传统文学意义上的短篇小说或者说短篇故事的文体。它们在长篇网文被商业模式选中的背景下可以忽略不计。但我因此认为网络短篇小说的发展是非常有必要的,希望作者可以坚持短篇创作,在这个领域发挥自己的特色。

  从作品来看,第一篇《快让我奶回家》是带有亲情色彩的短篇,这个作品能看出作者有扎实的生活基础,它将当下老年人晚年生活的社会问题集中演绎了一遍。比如小说中描写了老头老太跳广场舞;保健品市场雇佣小哥小妹去公关老头老太——在小说中,“我奶奶”就遭遇了一个“小鲜肉”的公关,实际上就是保健品诈骗。小说中还描写了老年人去大学读书的场景。故事描写非常幽默,同时也有一定深度,层层推进了奶奶的晚年生活。作品中的对话和场景也很有意思,这一点尤其值得肯定。其次,我认为值得肯定的亮点还在于,作者把群体关怀和人性关怀放在了当下老年人缺乏陪伴的普遍问题上,这不禁让人发问,“奶奶”为什么总是折腾,总是受骗,一次次掉进陷阱中?其实,作者不止一次将答案简洁地讲述出来:老人缺乏我们的陪伴。按奶奶自己的想法:“你(指孙女“我”)天天不着家,我干啥你都不知道,你还好意思张嘴问。”年轻人最后通过奶奶的话也进行了反思:“奶奶估计是一个人在家太无聊了,我白天上班,晚上加班,奶奶就像留守老人似的,她被忽悠,我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从这些社会问题和情节编织中,作者剖析了社会问题,点明老人缺乏陪伴。所以小说中很多故事都来自于老人晚年的孤独寂寞,这对接了社会的普遍问题。但是小说叙写的所有指向都只是常识层面的问题,换言之,小说写出了普遍性,但没有什么特殊性。这种“特殊性”我指的是文学意义上的特殊性,这些普遍的社会问题,如何通过你笔下的小说和人物,来用一种非常极致的或者有相当文学深度的方式表达出来。所以说,虽然小说抓住了典型人物和社会问题,但是人物塑造和情节描写只有普遍性而缺乏特殊性,这就是个创作的瓶颈问题。

  相比之下,我更喜欢第二个短篇小说《写给30岁的情书》。它非常具有网感,虽然让穿越而来的18岁时的老公与30岁的我相遇,总是当今网文、网剧的套路手法,但它在有趣的故事性之外,其实包含着强烈的女性意识、准中年意识和情感和解与升华的策略选择。也就是说,小说用网文的快感甚至机智,比较真诚、真实地面对了现实生活中的一类两性问题、家庭问题——这也再次证明着作者丁十三始终对现实人生保有敏感和思考的现实主义认知。小说故事是幽默的,也是深沉的;是轻喜剧,也是对现实痛点的消化和美化的过程,有些砂砾养成珍珠的意思。我甚至很盼望这样的故事改编成网络剧和微短剧,我觉得是好看的,内涵也是有高于目下泛滥的网络文娱产品之处。

  在网络文学兴盛以前,短篇纸质作品较为流行,其中一类例如我们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会》。《故事会》的作品大多是推理、悬疑、说理、言情、戏谑、插科打诨的短故事。因为纸质媒介的衰落,这些短故事也逐渐从我们的日常主流生活中消失了,但读者的阅读需求其实始终在,需要满足,这部分的功能价值需要有人承担。所以基于新兴的网络媒介,短篇的小说功能在貌似长篇网文连载的模式全面覆盖的边缘又逐渐生长起来,回归到较为亮眼的位置,“知乎盐言”等平台就将这个功能给承担了,又有了崛起之势。知乎盐言的一部分作品用比较短的篇幅续写社会故事、人间故事,将“故事会”的传统阵地迁移到网络上,借助新媒介复兴了短篇创作,这绝非贬义。今天,我们经过了网络文化30年的洗礼,如果还认为故事是个等而下之的传统,就很固陋、狭隘。另一个角度讲,短故事也是很重要的,把短故事写好,把这种文体和功能发挥好,我认为就是一种文脉的传承,是重要的。

  以上是我对作者发表在知乎盐言上的短篇小说的一点见解,结合着当下短篇小说、短故事的生存和发展空间讲一讲。谢谢大家。

       丁十三 :

  感谢江苏省作协组织安排的研讨会,也很荣幸能够参与其中聆听专家老师的点评讨论,同时也非常感谢夏烈教授的指导。

  这次我选取的点评作品,分别是长篇小说《请和优秀的我谈恋爱》,以及知乎盐选短篇小说《快让我奶回家》和《写给30岁的情书》,这几部题材类型都有些偏现实方向,同时也结合了言情元素。

  其实在给夏教授挑选点评作品时,我是存了“私心”的。这段时间我始终受困于快速变化的网络阅读环境,从而陷入创作焦虑,我也迫切希望能够通过本次研讨会找到未来一段时期的创作方向。

  夏教授在点评过程中,迅速帮我分析出了我写作的长处,肯定了我的语言表述和人物设定,认为从生活细节挖掘剧情是我擅长的地方,提出或许现实题材可以变成我未来“主攻”的方向。同时,夏教授也指出了我写作的短板和不足,譬如剧情平淡,波折不够等。

  最后再次感谢夏教授鞭辟入里的点评,让我在增强创新信心,坚定写作道路的同时,也清楚地看到了努力的方向,接下来我也会一如既往沉下心来努力创作,争取带来更多好作品。

  (录音整理:原晓雨 编辑:王康)

丁十三部分作品书影

Baidu
taptap点点官方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