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涌潮,诗诵湿地。为期两天的“黄海湿地的生态书写对谈”暨2025’著名作家采风行第3届条子泥诗会,10月18日至19日在江苏东台条子泥景区成功举办,来自北京、上海、四川、青海,山东、安徽,以及本省扬州、无锡、淮安、泰州、南通、盐城等地的40多名诗人、作家,齐聚条子泥湿地,共同感受盐城海滨大地的浓浓诗意。本届诗会由中国诗歌学会散文诗委员会、盐城市湿地和自然遗产保护管理中心、盐城市文联、东台市委宣传部、东台沿海旅游度假经济区主办,东台条子泥景区管理有限公司,盐城市作家协会承办,盐城市作协诗歌委员会策划执行。中国诗歌学会散文诗委员会主任周庆荣、副主任黄恩鹏、语伞,扬州市作协主席周荣池参加诗会并与大家一起分享对黄海湿地的感受和自然写作的体会。盐城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罗时荣参加诗会并致辞。
星辰拥抱,海浪高举。东台条子泥,大海馈赠给人类的一片美丽土地,一个生长诗歌和童话的世界。“观大海潮涨潮落,听湿地万鸟欢歌”。诗人、作家们深入川水湾生态修复现场、巴斗渔村、条子泥景区观潮区以及风光渔综合产业基地等处采风。两天半的诗会,大海涨潮时的涛声轰响,潮水退去后的滩涂无边,沙滩上神奇的潮汐树,路两旁挺拔的水杉林,海滨大地上的一切令与会的诗人、作家兴奋不已。《诗歌月刊》特约编辑、诗人陈劲松,乘了两天一夜的火车和高铁,从青海格尔木远道而来,一下车就扑向黄海湿地的怀抱;中国诗歌学会散文诗委员会副主任、《扬子江诗刊》特邀栏目主持语伞,一走进条子泥景区就忙着采访拍照;解放军艺术学院研究员、诗人、评论家黄恩鹏惊叹于黄海湿地的旖旎风光,直呼要“留在盐城,留在东台,不走了”;著名诗人、中国诗歌学会散文诗委员会主任周庆荣因事务没赶上报到时间,特地从福建泉州乘飞机经上海转乘高铁,终于在活动举行的当天下午直接赶到诗会现场,第二天一早又赶往条子泥湿地采风。“浪花眺望大海,我眺望亲爱的家园”。诗人们在辽阔的大海边领略湿地风光,感悟无穷诗意,一颗颗心随着浪花和飞鸟一起飞向大海飞向远方。
退潮之时,我在滩地行走
桅杆在漂移,看海的人
摸到水中的音符……
18日下午的朗诵会是本次诗会的高潮。在条子泥观潮区,来自盐城、淮安、连云港三市朗诵协会的近30名朗诵嘉宾,用一台精彩的朗诵会,向与会嘉宾呈现了如诗如画的条子泥湿地。诗人汪洋的作品《大海在低处》拉开第三届条子泥诗会的帷幕。动人的旋律响起,和着窗外悠悠的鸟鸣,一位位朗诵嘉宾相继走向舞台,饱含深情地吟诵了上海诗人刘慧娟、福建诗人叶玉林、镇江诗人宗小白、泰州市作协副主席金倜、无锡《太湖》杂志编辑麦阁,以及盐城本土诗人祁洪生、吴茂华、麦子、马玉霞等作者的作品。《湿地记》、《夜晚》、《大海退去了》、《潮汐树》,一首首诗篇,朗诵者或慷慨激昂,或婉转低回,或深情款款,大家用独具特色的个性化表达,诠释着诗与远方的深邃意境。据本次活动策划人、盐城市作协副主席、诗人姜桦介绍,第三届条子泥诗会的朗诵篇目,都是诗人、作家专为条子泥创作的原创作品,诗歌集中展现了东台条子泥湿地的神奇与美妙。现场热烈的气氛感染着每个人,更唤起大家内心深处对这片土地的热爱。扬州市作协主席、青年散文家周荣池现场写下对条子泥湿地的印象和参加这次诗会的感受;本土诗人张大勇有感而发,当晚写出了散文《条子泥看画》:“大黄海,每天都在一浪一浪地奔来,在广袤的滩涂上绘画,条子泥就是它的代表作”。开篇,就将“一身的昼与优雅的眷恋,泼在条子泥的画幅中”。
作为著名文旅活动品牌,从2019年10月第一届“条子泥诗会”的首次登场,到去年第二届“条子泥诗会”再续诗音,影响日渐扩大。2025年10月,伴随“黄海湿地的生态书写对谈暨2025’著名作家采风行活动的举办,第三届“条子泥诗会”再度启程。
为了加强活动的互动性,今年的诗会特别安排了分享环节。诗会现场,黄恩鹏、语伞、陈劲松以及扬州市作家协会主席、优秀青年散文家周荣池等嘉宾,和大家一起分享自己与黄海湿地和条子泥的故事、分享自己和自然大地的故事、诗歌和文学创作的故事。
多年以来,身处盐城的诗人、作家,以他们的生动书写,为黄海湿地的宣传与生态保护,做出了积极的努力与贡献。《东方湿地》《滩涂地》等一批作品,让盐城得以以文学的形式走向读者,走向世界。不久前刚刚公布的2025年中国作协新会员名单,盐城又有6名作家成为中国作协会员。朗诵会现场,条子泥诗会主办方向新会员代表颁发了“黄海湿地自然写作特约作家”聘书。作家们表示,要用文字定格美,讲好条子泥故事,传播绿色发展理念,让大美东台更具辨识度、知名度和美誉度。
落日时分,诗会结束。大海潮水退去,潮汐树一棵一棵重新走回到岸上。挥手之间,辽阔的条子泥滩涂,一幅更加生动的画面展开,一片无边翻卷的诗情,沉浸在每个人的心底……(周丹、阿 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