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点应用最新版本的下载
点点应用最新版本的下载

长向文坛瞻背影——《朱自清大传》创作交流会在扬州召开

2025-10-27 10:47

  朱自清是多篇作品选入教材的国民作家,是威武不能屈的爱国志士,是精研中国古代文学和新文学的杰出学者,也是身处时代巨变而不迷失本心的理想主义者。近日,80万字的《朱自清大传》由北京时代华文书局、广陵书社出版。2025年10月26日上午,由扬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扬州市作家协会、高邮市文联主办的《朱自清大传》创作交流会在扬州市文联举行。

  致敬经典 赓续文脉

  座谈会上,扬州市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吴乃怀指出,今天,我们怀着对文学先辈的崇敬之情,齐聚于市文联会议室,围绕《朱自清大传》展开创作交流。这不仅是对朱自清先生文学生命的深情回望与崇高致敬,也是扬州文学界赓续文化根脉、凝聚创作力量的重要契机。

  朱自清先生与扬州缘分深厚。这座城市是他人生历程中不可或缺的“精神原乡”,也是承载其文化记忆与情感共鸣的重要土壤。他的文字温润而隽永,铸就了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标杆,至今仍被广泛传诵。《荷塘月色》中流淌的清雅意境,《背影》里蕴藏的深沉亲情,也与扬州崇文重教、烟火氤氲的文化气质相契相融,激励着文学创作者们以笔墨传递时代的温度与脉搏。扬州人民亦珍视这份文脉传承,精心守护朱自清故居,以其为楷模,扎根生活、潜心创作。这场跨越时空的“双向奔赴”,使朱自清先生的精神深深融入扬州的文化肌理,也让这片土地成为传承其文学思想与人格风范的重要高地,持续滋养着城市的人文底蕴。朱自清先生的文学成就与精神品格,超越时代局限,成为照亮一代代创作者前行之路的“精神灯塔”。

  《朱自清大传》正是一部承载人文精神、彰显学术分量的力作。陈武先生作为朱自清研究专家,十余年埋首深耕,以八十万字的恢弘篇幅、编年体的严谨架构,完整勾勒出朱自清先生的生命轨迹:从北大时期的思想启蒙,到江南岁月的文风初立,再到清华园中的学术精进,以及与丰子恺、叶圣陶等文坛巨擘的交往细节、抗战南迁中的坚守历程,皆在书中得以生动再现。尤为可贵的是,该书经过朱自清先生后人朱思俞、朱小涛先生亲自审定,兼具史料之真与文学之美,既是对中国现代文学脉络的系统梳理,也为读者理解朱自清及其所处时代的精神气象提供了珍贵文本。

  扬州自古便是文学沃土。古人笔下“烟花三月下扬州”的诗意咏叹,汪曾祺先生文字间流淌的市井风情,以及今天我们对朱自清先生精神的接续传承,深厚的文化积淀始终是扬州文学发展的坚实根基。希望我市文学创作者以朱自清先生为楷模,秉持“为文求真、为人求实”的品格,植根扬州的历史文化与现实生活,创作出更多蕴含温度、深度与地域特色的优秀作品;希望市作协、市文艺评论家协会等团体持续搭建交流平台,围绕精品力作开展深度研讨,推动文学创作与评论良性互动、共同提升;希望大家以《朱自清大传》出版为契机,进一步梳理和挖掘扬州与文学名家的深厚渊源,让朱自清的精神风骨与汪曾祺的文学风格,共同熔铸为扬州鲜明的文化标识,推动扬州文学在传承中创新、在交流中蓬勃发展。

  这是一本差点夭折的书

  《朱自清大传》作者陈武,连云港东海人,和朱自清出生在同一个地方。陈武介绍,这本书表达着他对朱自清的敬仰,他的文学启蒙是从朱自清开始的。作为文学爱好者,朱自清是他心中最高大的形象。

  陈武是位小说家,在各大点点娱乐场上发表过很多小说作品。他是2004年开始研究朱自清的,他读过朱自清的日记,还发现和朱自清交往的人都很有趣,于是对朱自清越来越有兴趣,一有时间就写和朱自清有关的文章,日积月累,文章也就越来越多。2013年,陈武写俞平伯的书,他发现俞平伯无论做什么,都和朱自清有关,两人有很多交集,就决定要为朱自清写一本书。于是,陈武将主要精力投放在《朱自清大传》之中,他越发觉得,朱自清研究是一座文学富矿。

  写作过程中有个插曲。2017年夏天,陈武去山东济南出差,有人劝他说,中国研究朱自清的人太多了,写朱自清传记的作品也很多。陈武有些不坚定了,回家之后就把各种资料打包起来,中断了《朱自清大传》的写作,重新开始写小说。

  直至2023年,一个巧合的机缘,有位出版社社长问陈武有什么文史方面的书,陈武又想到了《朱自清大传》,他又集中精力,一鼓作气将《朱自清大传》写了出来。

  在陈武看来,朱自清是位综合的文艺家,他不仅是散文家,他在音乐、民谣方面也很有成就。其实朱自清的文学作品只占十分之一,他主要是研究中国古典文学的。

  《朱自清大传》不仅是个人传记

  作为《朱自清大传》的审定者,朱自清嫡孙朱小涛说,今年是朱自清经典散文《背影》发表百年,很多地方也在举办纪念朱自清的活动。早些年朱小涛就认识陈武,可是他开始也不明白,一位小说家为何要写《朱自清大传》,后来想明白了,陈武有文学情怀,写文学家的传记是很自然的事情。陈武喜欢朱自清的文学作品,更喜欢朱自清的人文风骨。

  《朱自清大传》这本书史料翔实,陈武凭一人之力,收集到了很多朱自清的资料,很多细节是从时光深处挖掘出来的。很多是朱自清在日记里提到的一句话,陈武就进行了详细考证。比如朱自清日记里,提到他在书店里看到一本韦伯斯特的英文辞典,陈武就去考证韦伯斯特的各种资料。在《朱自清大传》中,这样的细节比比皆是,史料研究是特别费功夫的事情。

  陈武是一位作家,作家和学者行文上会有区别,作家写得更有烟火气,更接近生活。在《朱自清大传》里,陈武把自己融入其中,“我”就是作家自己本身,从“我”的角度写传记的很少见,可读性和可信度得到很大提高,这是一种很新的传记写作方式。

  《朱自清大传》是个人传记,但是这本书的意义不仅是在于个人。朱自清的生活圈子很小,基本在家和学校之间,但是他接触的人都是在各个领域有影响的人,涉及到很多名人大师,每个人都值得做传,所以这不仅仅是朱自清的传记,还是那个时代的记录传记。

  长向文坛瞻背影

  在今天的座谈会上,有很多扬州专家学者出席。文学评论家王正宇评说,扬州人以朱自清为傲,《朱自清大传》的出版意义非凡,这本《朱自清大传》将朱自清立体展现出来,这是一位人格丰满的朱自清。

  学者韦明铧说,《朱自清大传》的特点是材料丰富,文笔风雅。从中可以看出朱自清是个很有生活情趣的人,朱自清笔下也写过扬州美食,读一读朱自清的日记,经常会看到他写去哪里吃饭,哪里的炒猪肝、花生米很好吃,写的都是寻常美食,可见朱自清对于人间的热爱。

  文学评论家孙生民说,长向文坛瞻背影,《朱自清大传》是用小说家的笔法,以历史细节为长,营造了朱自清生活年代的语境,从他出生到逝世,让读者回到那个时代,朱自清是大时代受难知识分子的形象,《朱自清大传》是用文史互证的方式解读朱自清。朱自清的所有文章都表达了他的情感和志向。朱自清和六朝人物很像,他最喜欢引用的也都是六朝人物的文字,朱自清保持有现代知识分子的气节。

  学者戴求说,《朱自清大传》坚持作者自己的写作风格,资料的运用是最全面的,考据是最细致的。比如朱自清在《荷塘月色》的“颇不宁静”是什么背景,以及朱自清和鲁迅的关系,都在这本书里解释清楚了。

  扬州市作协主席周荣池说,这本书很厚重,充满了书卷气,陈武一个人默默写了那么多字,这似乎是一种很笨的方法。有些事情看上去很热闹,但是热闹往往都是表面的,而像陈武这样完成一部作品,是让人敬佩的。

  扬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李镇风说,这本《朱自清大传》致敬有趣的灵魂,朱自清是一位学者、一位战士的同时,他还是一位饶有趣味的人。什么是有趣的人?就是口袋里只剩三毛钱,却舍不得吃饭,要去买一枝梅花的人。对于陈武而言,有趣加责任,这才写成了这本书。没有兴趣的牵引是完不成的,同时还要有一份责任感,这才有了《朱自清大传》的面世。(文/王小见 图/屈象征)

Baidu
taptap点点官方认证